抗战时国军有几种颜色的军服

国民军服装-国军服装定做

国民革命军的标准服制?

国民革命军的军服沿用了北伐时期黄埔军校学生军的军服样式,以灰色棉布裁剪的中山装为主,手持苏制7.92毫米莫辛-纳甘M1891式,配大盖帽、军裤、皮带和布绑腿,士兵足穿草鞋.军官则配皮鞋。这种服装在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基本上被沿用。中山装式样的上衣成为军装的基本制式,而大盖帽由于不易制作,且不便于实战,后改为布制野战帽。

在抗战初期。国民政府中央军的夏常服主要以黄绿色为标准色,是由聘请的德国顾问们建议使用的。读已故历史学家黄仁宇教授的文章可知,从1931年前后到1942年,这种颜色的夏季制服一直是国民政府中央军主要采用的制服颜色,后来才换成土**的夏常服。除黄绿色军服外,也有部分部队在抗战前后穿卡其色军服(例如淞沪抗战时期国民政府中央军的第87师和第88师)。

在原地方军阀部队所属的非嫡系杂牌军中,北方部队大多数以灰棉布制服为主,即使嫡系部队也有不少穿灰布棉军装的。此外据文献记载,两广部队(李宗仁、白崇禧的桂军,余汉谋的粤军)穿着土**军服。龙云的滇军则是蓝绿色军装,这可能是受到法军的影响。第一次世界大战初期法军就是穿着这种军装。

冬装方面,无论中央军还是杂牌部队,都是以灰色棉布制服为主。所谓的灰色,实际是略带浅蓝色的灰色。在国外出版的大多相关书籍中,经常被描述成深蓝色。这种误解有可能是源于大战后期来华美军的回忆。当时的滇军即穿着蓝色棉制服,甚至还有一个师(陆军暂编第19师,师长龙绳武)接受了美军装备。?

国民革命军的上衣以中山装为标准,但各个时期均有不同变化,如上衣的衣领、口袋式样以及布料色泽等。直到1936年1月20日。国民党颁布《陆军服制条例》后,才将所有军服统一:上衣为中山装,衣领较宽,胸口袋无褶襞,袋盖中央有尖角,胸口袋上缘是平齐的,位于第二颗钮扣处,其它方面则和以前相同。

新四军和八路军服装的区别

1、军徽不同

八路军的有“八路”“十八集团军”“18GA”几种,新四军则为“新四军”或“N4A”等。

2、军服颜色不同

八路军军装色调极其混乱,骨干部队为继承自中央红军的草木灰色,早期少部分得到国军后勤供给的部队为仿德国灰色,后来军服均为根据地土法生产,山东、河北制成时通常为黄绿色,穿着后逐渐褪成黄灰或灰白色。陕北制成时多为灰色,穿着后逐渐褪成草绿色。

新四军位于江浙,条件较好,一般为较稳定的蓝灰色。

3、军帽帽徽不同

新四军:早期八路军、新四军都完全佩戴“青天白日”帽徽,1940年,由于发生了皖南事变,引起新四军全军极大愤怒,新四军残部和重建后的新四军基本不再使用此帽徽。

八路军:由于1940年后兵员大幅扩充,远远超过3个师的协议规模,加上国共合作时好时坏,无法获得国统区工业部门才能提供的青天白日珐琅帽徽,越来越多的官兵军帽上没有青天白日帽徽而是仅有两粒仿德国山地帽式纽扣。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八路军

国民党军队的服装

1912年民国成立,是北洋式军服,与同时代日军服类似,为蓝灰色,领章外翻。至黄埔军校成立,1924,为大盖帽,灰军服,无领章,有臂章。国共十年内战时,1926-1936,中央军为德式军服,圆顶帽,黄军服,有领章。地方军,杂牌军为大盖帽,蓝军服,有领章。抗战时期,1937-1945,统一为中央军的德式军服。时,1946-1949,中央军为美式军服,地方军,杂牌军为德式军服,无领章,有胸章。撤到台湾后就不太清楚了。